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金石類
 一宵衣先王听政昧爽以俟鸡鸣既盈日出而视伯

  禹大圣寸阴为贵 光武
至仁反支不忌无俾姜后
  犹去簪珥彤管记言克念前志
 二正服圣人作服法象可观虽在宴游尚不怀安汲
   (第 26b 页)
除诽谤去肉刑泽施四海孝景皇帝制昭德之
舞孝武皇帝功德茂盛威震海外开地置郡传之无穷
孝宣皇帝制盛德之舞 光武皇帝
受命中兴拨乱反正
武畅方外震服百蛮戎狄奉贡宇内治平登封告成修
建三雍肃修典祀功德巍巍比隆前代以兵平乱 (第 16b 页)
武功
盛大歌所以咏德舞所以象功 世祖
庙乐名宜曰大武
之舞元命包曰缘天地之所杂乐为之文典文王之时 …… (第 16b 页)
于高庙昭德盛德
之舞不进与高庙同乐今孝明皇帝主在世祖庙当同
乐盛德之乐无所施如自立庙当作舞乐者不当与
庙盛德之舞同名即不改作舞乐当进武德之舞臣 …… (第 17b 页)
衣别室天下闻之莫不
悽怆陛下至孝烝烝奉顺圣德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
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显宗其四时禘祫于 光武
之 …… (第 18b 页)
中垒校尉刘歆据不可毁上从其议古人据正重顺不
敢私其君若此其至也后遭王莽之乱 光武皇帝
受命
中兴庙称 (第 20b 页)
世祖
孝明皇帝圣德聪明政参文宣庙称显
宗孝章皇帝至孝烝烝仁恩博大庙称肃宗皆方前世
得礼之宜自此以下政事多衅 (第 20b 页)
权移臣下嗣帝殷勤各
欲褒崇至亲而巳臣下懦弱莫能执夏侯之直今圣朝
尊古复礼以求厥中诚合礼议元帝世在第八 光武

在第九故以元帝为考庙尊而奏之孝明遵述亦不敢 …… (第 20b 页)
各为世
则颍川世数过七宜在迭毁事下太常贺循议以为礼
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以承代为世殷之盘庚不序阳甲
汉之 光武
不继成帝别立庙寝使臣下祭之此前代之
明典而承继之著义也惠帝无后怀帝承统弟不后兄
则怀帝自上继世祖不继 …… (第 24a 页)
之庙世远应
迁然后从食之孙与之俱毁明堂方圆之制纲领已举
不阙配帝之祀且王者以天下为家未必一邦故周平 光武
无废于二京也明堂所祀之神积疑莫辩按易殷
荐上帝以配祖考祖考同配则上帝亦为天而严父之
义显周礼旅上帝者 (第 27a 页)
郊之用辛尚书独云丁巳用
牲于郊先儒以为先甲三日辛后甲三日丁可以接事
天神之日后汉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皇帝

明堂辛既是常郊之日郊又在明堂之前无容不郊而
堂则理应郊堂司徒西閤祭酒梁王议孝经郑元注云
上帝亦天 …… (第 4a 页)
始五年正月六日辛未
郊高皇帝以配天二十二日丁亥宗祀孝文于明堂以
配上帝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宗祀五帝于明堂 光武皇
配章帝元和二年巡狩岱宗柴祭翌日祀五帝于明
堂柴山祠地尚不共日郊堂直异于例益明陈忠奏事 …… (第 4b 页)
云延光三年正月十三日南郊十四日北郊十五日明
堂十六日宗庙十七日 世祖
庙仲远五祀绍统五供与
忠此奏皆为相符高堂隆表二郊及明堂宗庙各一日
挚虞新礼议明堂南郊间三兆禋天飨帝共 …… (第 5a 页)
司摄太庙旧人亦云见宋功臣配飨坐板与尚书召板
相似事见仪注
郁林王隆昌元年有司奏参议明堂咸以 世祖
配国子
助教谢昙济议案祭法禘郊祖宗并列严祀郑玄注义
亦据兼飨宜祖宗两配文武双祀助教徐景嵩光禄大
夫王 …… (第 6b 页)
有主位为大夫者则无主便是三神有主一位独阙
求诸情礼实所未安宜通为主以铭神位怿又议曰古
者七庙庙堂皆别 光武
以来异室同堂故先朝祀堂令
云庙皆四袱五架北厢设坐东昭西穆是以相国构庙
唯制一室同祭祖考比来诸王立庙者 …… (第 34a 页)
拓跋彧表谏曰汉祖创业香街有太上之庙 光武
中兴
南顿立舂陵之寝元帝之于 (第 42a 页)
光武
疏为绝服犹尚身奉
子道入继大宗高祖之于圣躬亲实犹子陛下既纂洪
绪岂宜加伯考之名且汉宣之继孝昭斯乃上后 (第 42a 页)
以下皆别立庙至于禘祫俱
令食于太祖是以炎汉之初诸庙各立岁时尝享亦随
处而祭所用庙乐皆象功德而歌舞焉至 光武
乃总立
一堂而群主共室斯则新承寇乱欲从约省自此以来
因循不变伏惟高祖文皇帝睿哲元览神武应期受命
开基 …… (第 11a 页)
云复重廇覆谓屋平覆重栋也续汉书
祭祀志云明帝永平二年祀五帝于明堂五帝坐各处
其方黄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 光武
位在青帝之南少 …… (第 17a 页)
以正月诸儒所言猥互不明臣愿会奉常司成博
士普议于是子儒与博士陆遵楷张统师权无二等共
白北郊月不经见汉 光武
正月建北郊咸和中议北郊
以正月武德以来用十月请循武德诏书明年诏圆方
二丘明堂感帝神州宜奉高祖太宗配仍 …… (第 31a 页)
元始四年始创造于南郊以申严配 光武
中兴元年立
于国城之南自魏晋迄于梁朝虽规制或殊而所居之
地恒取丙已者斯盖百王不易之道也高祖天皇大帝 (第 38a 页)
  郊庙
唐玄宗开元初奉昭成皇后祔睿宗室又欲肃明皇后
并升焉陈贞节奏言庙必有配一帝一后礼之正也昭
成皇后有大姒之德宜升配睿宗肃明皇后既非子贵
宜在别庙周人奏夷则歌小吕以享先妣先妣姜嫄也

以生后稷故特立庙曰閟宫晋简文帝郑宣皇后不配
食筑宫于外以岁时致享肃明请准周姜嫄晋宣后纳
主别庙时享如仪于是留主仪坤庙诏𨽻太庙毋置官

陈贞节与博士苏献上言曰睿宗于孝和弟也按贺循
说兄弟不相为后故殷盘庚不序阳甲而上继先君
光武
不嗣孝成而上承元帝晋怀帝 (第 1b 页)
世祖
不继惠帝
故阳甲孝成出为别庙又言兄弟共世昭穆位同则毁 …… (第 1b 页)

汉世祖
列七庙而惠帝不与文武子孙昌衍文为汉太
宗晋景帝亦文帝兄景绝世不列于庙及告谥 (第 4a 页)
世祖

景为从祖今为晋武帝越崇其父而庙毁及亡何汉出
惠帝而享世长久乎七庙五庙明天子诸侯也父子相
继一统也 …… (第 4a 页)
夹室引太祖位东
向礼仪使于休烈议献懿属尊于太祖若合食则太祖
位不得正请藏二祖神主以太宗中宗睿宗肃宗从
南向高宗玄宗从高祖北向禘祫不及二祖凡十八
年建中初代宗丧毕当大祫陈京以太常博士上言春 …… (第 19b 页)
祖宗之名难于迭毁昔汉
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一帝为祖宗者四
而巳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 光武
以下
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安帝以谗害大臣废
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因以陵
号称宗 …… (第 21b 页)
及其所及者太祖后未毁已升藏于二祧
者故虽百代及之献懿在始封前亲尽主迁上拟三代
则禘祫所不及太祖而下若 世祖
则春秋所谓陈于太
祖者汉议罢郡国庙丞相韦玄成议太上皇孝惠亲尽
宜毁太上主宜瘗于园惠主迁高庙太上皇在太 (第 29a 页)
祖前
主瘗于园不及禘祫献懿比也惠迁高庙在太祖后而
及禘祫 世祖
比也魏明帝迁处士主置园邑岁时以令
丞奉荐东晋以征西等祖迁入西除同谓之祧皆不及 …… (第 29a 页)
名致生人之安不受其报臣伏见
元和初议迁庙之礼而史官称中宗不得号中兴之君
凡非我失之自我复之谓之中兴汉 光武
晋元帝是也
臣等窃思此议实所未尽中宗朝自以政事多衅权移 …… (第 43b 页)
后妃所以未得称为中兴恐议者复以此为疑夫兴业
之与隆道事实不同汉 光武
再造邦家不失旧物晋元
帝虽在江左亦能纂绪此乃王业中兴可谓有功矣殷
高宗躬行大孝求贤俾乂周宣王微而复兴 …… (第 44a 页)
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之美若皆如汉 光武
晋元
帝则殷宗周宣并不得称中兴矣臣䓁伏思任贤使能
内修政事平淮夷之叛复祖宗之土皆宪宗有之所谓
隆道中 (第 44b 页)
而政急不解务存莭俭而奢侈不止者咎在俗敝群下
不称故也 光武
承王莽之馀颇以严猛为政后代因之
遂成风化郡国所举𩔖多辨职俗吏殊未有宽博之选
以应上之求者也陈留令刘 (第 42a 页)
人谁谓贱但宜详置宾友
选择正人亦何必列长史参军别驾从事然后为贵哉
又世有先后业有难易明帝能令其儿不匹 光武
之子
马贵人能使其家不比阴后之族盛矣哉此于后世不
可忘也至当舆抑碎首之忿陛殿延辟戟之威此亦复
不可忘 (第 49b 页)
书曰与其
杀不辜宁失不经实宜敕示百寮以惠元元之命又曰
昔周王为犬戎所逐东迁河洛镐京犹称宗周以存本
光武
虽曰中兴实自创革西京尚置京尹亦不废旧
今陛下光隆先业迁宅中土稽古复礼于斯为盛岂若 …… (第 10a 页)
哉由所行之道殊故祸福之途异耳昔 光武
议为太子
置傅以问其群臣群臣望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新阳
侯阴就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
(第 16b 页)
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
光武
称善曰置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
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汉明卒为贤主然则佚之
傅汉明非乃生之渐也 …… (第 16b 页)
家以人食少乃设常平
以给之魏氏以兵粮乏制屯田以供之用能不匮当时
军国取济又记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 光武

一亩不实罪及牧守圣人之忧世重榖殷勤如彼明君 (第 17b 页)
永赖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馀四十唯
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遂平天下
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
读书贞观以来手 (第 6b 页)
执契则群下用情躬亲则庶官无党以汉元尚儒学而
衰盛业谓 光武
课吏职而昧通方以臣思之皆不然也
夫委之于下而用其情盖考绩之科废而清浊之流滥
矣尚儒术而衰盛业章句之学 …… (第 21a 页)
纩塞耳而芥动必闻则彼汉元章句之儒 光武
督责之
术又恶足繁为陛下言之哉且臣闻之圣人在上人不
夭札若臣者生未及壮戴陛下为君仁寿欢康未始有
极何 (第 24b 页)
康品物咸遂典章文物灿然可观暨遐域远方之民上
古所不能臣者陛下悉能臣之虽高宗之兴殷成康宣
王之兴周文景 光武
之兴汉太宗宪宗之兴唐无以过
也是以海内豪杰之士翕然向风咸谓天命陛下启太 …… (第 20b 页)
其略曰典章礼乐法度
三纲五常之教备于尧舜三王因之五霸败之汉兴以
来至于五代一千三百馀年由此道者汉文景 光武

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无疵也然治乱之道系乎天
而由乎人天生青吉斯皇帝起一旅降诸国不数年而
取天下勤 …… (第 33a 页)
纪纲正于上法度行于下是故天下
不劳而治也今新君即位之后可立朝省以为政本其
馀百司不在员多惟在得人焉耳 世祖
嘉纳焉 …… (第 38b 页)
无间昔者穷新搆逆 光武
中兴正火龙骧首之秋方炎
祚回锋之际犹且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况为四海治平
之政者可不以文为务哉故夏之恶衣服 (第 55b 页)
并待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生履霜坚冰之祸自古以
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太宗纳之于是使浩
奉册告宗庙命 世祖
为国副主居正殿临朝司徒长孙
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坐东厢西面浩与
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丘推为右弼坐 (第 29b 页)
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
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循
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光武
纳之 …… (第 39a 页)
邓禹闻 光武
起兵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
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
不愿也 (第 39b 页)
光武
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硕明公威德加
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
宿间语(间私/也)禹进 …… (第 39b 页)
公虽建
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
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
定也 光武
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
与定计议及王郎起兵 (第 40a 页)
光武
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
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
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 …… (第 40a 页)
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
以大小 光武
悦之 (第 40b 页)
光武
北至蓟会王郎兵起和成太守邳彤与帝会信都
帝以兵众未合议欲因信都兵西还长安彤廷对曰议
者之言皆非也吏民 …… (第 40b 页)
虽信都之兵犹难会也何者
明公既西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
公其离散亡逃可必也帝善其言而止 光武
为萧王时诸将上尊号不许至南平棘固请又不
许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 …… (第 41a 页)
将思之行至鄗召冯异问
四方动静异曰更始必败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众
议会儒生彊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来诣王曰 刘秀
发兵
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
请乃即位于鄗南 …… (第 41b 页)

光武
谓大中大夫来歙曰今西州未附子阳称帝道里
阻远诸将方务关东思西州方略未知所在柰何歙曰
臣尝与隗嚣相遇长 (第 42a 页)
百姓义足以结英雄人怀其德豪杰并用如此宗庙社
稷宜未灭也 光武
虽复贤才大业讵可冀哉莽即位之
后自谓得天人之助以为功广三王德茂唐虞乃自骄
矜奋其威诈班宣符谶震暴残酷 …… (第 9a 页)
也莽既屠肌六合云扰刘圣
公已立而不辨盆子承之而覆败公孙述又称帝于蜀
汉如此数子固非所谓应天顺人者徒为 光武
之驱除
者耳夫天下者盖亦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殷
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又曰侯服于周
天命 …… (第 9b 页)
梁王捍之卒弭其难自
是之后威权削夺诸侯止食租奉甚者至乘牛车是以
王莽得擅本朝遂其奸谋倾荡天下毒流生灵 光武

起虽封树子弟而不建成国之制祚亦不延魏氏承之 …… (第 20a 页)
流虽时有尚义之士畏逼首领哀叹穷庐臣闻少康中
兴由于一旅 光武
嗣汉众不盈百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况以荆扬剽悍臣州突骑吞噬遗羯在于掌握哉硕陛
下敷弘臣虑永念先绩敕司空鉴 (第 39b 页)
轲奋其阴计 光武
宽容博厚而马援输其款诚岂不以
虚怀待人人亦思附任数御物物终不亲情思附则感
而悦之虽寇雠化为心膂有矣意 …… (第 30a 页)
帛制书上以内库为名充三军
赏给中人有沮其所请者上言曰所赐太多那得及此
后若更有即又如何绛奏曰昔窦融当 光武
削平天下
河西是未讨之间怀后代之诛为避祸之计尚此崇奖
福留子孙田兴习旧无即日之忧不顺得邻道之助而 (第 53a 页)
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知退也
武王遂伐殷而有天下知进也汉高帝不与项羽校蠖
屈汉中知退也还定三秦以讨羽知进也 光武
为更始 …… (第 42a 页)
朔知退也一旦自立中
兴汉室知进也故上世称圣王者以舜为首其次则称
文武后世之称圣王者以高帝为首其次则称 光武

知进退存亡之理时乘御天卒以龙德而位天位者也
至于魏孝文虽不逮于文武高光迁都洛阳总于问罪
辞顺而返 (第 42b 页)
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邪公 光武
封功臣皆为列侯大国四县馀各有差博士丁恭
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
干弱枝所以为治 …… (第 9b 页)
乃为之符命颂莽恩德岂不哀哉由斯言之非
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间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徒权
轻势弱不能有定耳赖 光武皇帝
挺不世之资禽王莽
于己成绍汉嗣于既绝斯岂非宗子之力也而曾不监
秦之失策袭周之旧制踵王国之法而侥倖无疆 …… (第 14b 页)
器方授则翰翮非强亦可以获免尤累昔汉 光武
不任
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世者良由得其术也愿陛下
深思其宜使夫得奉天恩而子孙终福禄也太宗并嘉
纳其言 (第 31a 页)
隆甄陶九流群生于是乎穆世不常治道亦时亡 光武
投戈而习诵魏武息马以脩学惧坠斯文若此之至也
大晋受命值世多阻虽圣化日融而王道未备庠序之
业或废或兴遂 …… (第 11b 页)
 必也须才养才之要莫先于学今国子学堂房粗置
弦诵阙尔城南大学汉魏石经丘墟残毁藜藋芜秽游
儿牧竖为之叹息有情之辈实亦悼心况臣亲司而不
言露伏愿天慈回神纡眄赐垂鉴察若臣微意万一合
允求重敕尚书门下考论营制之模则五雍可翘立而
兴毁铭可不日而就树旧经于帝京播茂范于不朽斯
有天下者之美业也帝不从

道昭为州都又上奏曰臣闻唐虞启运以文德为本殷
周致治以道艺为先然则礼乐者为国之基不可斯须
废也是故周敷文教四海宅心鲁秉周礼彊齐归义及
至战国纷纭干戈递用五籍灰焚群儒坑殄贼仁义之
经贵战争之术遂使天下分崩黔黎荼炭数十年间民
无聊生者斯之由矣爰暨汉祖于行陈之中尚优引叔
孙通等 光武
中兴于拨乱之际乃使郑众范升校书东
观降逮魏晋何尝不殷勤于篇籍笃学于戎伍伏惟大 …… (第 21a 页)
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缭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
乐明和天下云尔在礼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
璧沼亦言学省 汉光武
立明堂辟雍灵台号三雍宫晋
武帝临辟雍行乡饮酒礼别立国子学以殊士庶永嘉 …… (第 36b 页)
以用化成天下也故记曰如欲化民
成俗必由学乎当征讨之急则先武事丁理平之运则
尚文德二柄相须百王不易故汉 光武
于兵革之中投
戈讲艺魏太祖亦于扰攘之际崇立学校历代之于儒
道如此急也后汉儒硕之盛太学至有三万人讽先圣 (第 42a 页)
太常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王者化定
制礼功成作乐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
定昔者孝武皇帝 光武皇帝
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
不相副先帝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承之犹周公斟酌
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久执谦谦令 (第 4a 页)
 右专言婚礼
东汉安帝元初三年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
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

议者以为不便刘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
盖崇化励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
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
先之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
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太后从之
时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尚书陈忠因此上
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
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依此制从之至建光中

尚书令祋讽尚书孟布等奏以为孝文皇帝定约礼之
光武皇帝
绝告宁之典(告宁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吏二)
(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在官有功法所当得也 …… (第 7a 页)
迄于圣晋文皇升遐武帝崩殂 世祖
过哀陛下毁顿衔
疚谅闇以终三年率土臣妾岂无攀慕遂服之心实以
国制不可而踰故于既葬不敢不除天王之丧释除 …… (第 22b 页)
无所连祔灵主所居即便为庙不问
国制云何而以无庙为贬以含今日之所行移博士使
案礼文必也放勋之殂遏密三载 世祖
之崩数旬即吉 (第 22b 页)